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12月27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沪上老旧小区“变形记”》的报道。
曹杨新村、田林新村、长白新村……一提起这些名字,很多上海人的DNA就动了。新中国成立后,上海陆续兴建了诸多工人新村,改善了数以万计家庭的居住和生活条件,这是几代人共同的温暖回忆。几十年风风雨雨,如今,不少以“新村”为代表的小区老旧了,居住条件落后了。怎么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上海,始终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始终把城市更新的聚焦点放在那些“新村”和老旧居民社区。近期,本报记者组成多路小分队,深入多个“新村”和老旧居民社区蹲点调研,见证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新村”变迁,记录“新村”居民的生活点滴……
上海普陀区曹杨新村,小区里一座凉亭传来阵阵欢笑,一位老先生音高八度:“朋友看到我手机发的风景照,问我又去哪里旅游了,我说哪也没去,就在家门口呀!”
河清见底的环浜,两岸草木随风摇曳;街头转角处的口袋公园,雕塑、绘画作品点缀其间……这让老人们自豪的“家门口的风景”,是曹杨新村在新时代焕发的新颜。
始建于1951年的曹杨新村,是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早年间,只有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工人中的“明星”才能住进这里,并视之为一件极其光荣的事。同济大学规划系学者杨辰表示,这是当时国际上先进的“邻里单位”规划理念在我国住区建设的首次实践。
然而,几十年岁月磨砺,让当年“簇簇新”的小楼逐渐蒙尘,除了墙皮脱落、木质楼梯吱呀作响,早年设计的“非成套厨卫合用”更是极不符合现代居住需求。2004年,曹杨一村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大拆大改面临法律硬约束,须在保护城市文脉与创建宜居社区间找到最佳平衡。
2019年12月,曹杨一村成套改造项目启动。改造启动伊始,曹杨新村街道广搭平台,召开听证会,做好方案解读,让居民充分了解、表达、参与改造签约全过程,同时将居民合情合理的意见及时吸纳。改造中,设计师一次次入户与居民面对面,根据每家每户真实的情况和不一样的需求,“一户一方案”提供个性化、精细化设计服务。
“有的居民家里人少,需要一整间大屋子;有的家里人多,需要多隔出一个房间。”上海建筑装饰(集团)房屋设计师金晓明说,“我们把近1500户居民的个性化需求落实到每一张图纸上,后续环节按照图纸施工、执行。”
年近七十的潘金华出生在曹杨新村,曾经的宜居生活刻在她的记忆里:“公园、菜场、医院等应有尽有,逛街可以去曹杨商城,逛完还能顺路去曹杨影院看场电影,或到新华书店门市部买几本书。”她期待,改造后的家不仅屋内宜居,社区生活要更便利、更有烟火气。
2021年,因房子改造暂时外搬的居民陆续回到“新居”。不仅是他们,一些早些年搬走的老住户,也在住宅改造完成后住了回来。他们惊喜地看到,小区门头恢复了红五星式样,外立面则修旧如旧;居住环境进行了整体更新,增加了绿化面积,添置了养老便民设施,停车位也有合理规划,纺织元素融入空间设计,透露出曹杨新村独具一格的工人文化。
“党和政府认真倾听我们的声音,不仅留住了我们的旧时光,更创造了幸福的新生活。”潘金华说。
在新一轮城市更新工作中,曹杨新村是上海市首批、普陀区首个启动“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的街道。近年来,曹杨环浜滨水步道实现贯通,主题特色口袋公园华丽亮相;街道建成全区首个老年友好的智慧食堂、首个片区慈善超市、首个社区托育“宝宝屋”等。目前,“升圈”行动正在慢慢地展开,上海将通过无障碍环境建设、市场改造升级、社区慢行系统打造等举措,不断的提高新村设施的品质和实用性,使居民享受更方便快捷、舒适的生活服务。而在这一过程中,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是“新引擎”和“生命线”。鲜明的人民属性,明显提升了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参与感、获得感。
如今,“与群众见面法、听群众心声法、请群众协商法、受群众评议法、让群众得益法”,合称为曹杨新村街道群众工作“靠谱五法”。“通过召开居民代表大会、设立居民议事会、开展社区听证会等形式,我们广泛听取居民意见,让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真正落在实处、落在细处。”曹杨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许春辉说。
曹杨新村的故事,是传承与创新的故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老”工人新村不但可以实现“逆龄”生长,还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早上9点,上海徐汇区田林新村街道田林路65弄里狭窄的小路上,一下挤进两辆搬场车。搬家师傅们正为搬运居民的行李家具忙碌着。自打田林路65弄旧住房成套改造启动以来,小区内每天都有十几辆搬场车进进出出。
随着上海城市更新工作的推进,田林路65弄旧住房改造项目仅用45天,就实现了100%自主签约,昔日的工人新村迎来焕新生机。
田林路65弄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上海最早的工人新村之一。小区内厨卫合用的情况比比皆是,最小房子使用面积仅13.5平方米。随着岁月流逝和城市发展,工人新村逐步老去。
因为生活环境逼仄,很多人家都想方设法在楼道天井内搭建外挂式空间,作为厨房或淋浴间使用,形成了社区“吊脚楼”。楼道内屋面漏水、墙面开裂、线缆横行的问题随处可见,给居民生活埋下许多安全隐患。
楼跃民一家三口常年居住在田林路65弄,对老屋的困境深有体会。“常常看到老鼠从下水道爬出来,还有蟑螂、鼻涕虫。”楼跃民一边用手比划着,一边回忆过往生活的不易,“四五户人家共用一间厕所,洗澡只能在厕所间装个莲蓬头将就。”
为了让老旧小区的居民过上新生活,在徐汇区委、区政府“三旧”变“三新”的部署下,2023年下半年田林路65弄旧住房成套改造正式启动。
旧区改造,历来被称作“天下第一难”,想把这件造福群众的民生实事办好并不容易。
田林路65弄成套改造项目涉及2500人,共计1044证。“1000多本房产证,总有人有不同意见。还有人家庭有困难,想借这次旧改一并解决。种种问题,都随着旧改浮出水面。”田林街道党工委书记虞勇斌说,如何推进旧改,是对基层干部的一大考验。
家住65弄的居民赵先生患尿毒症需每周三次血透,夫妇俩没有孩子,赵先生的老伴也有高血压、糖尿病,实在没有精力打包搬家。在党建引领下,田林街道内的一批党建联建单位热情参加旧改工作,为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提供各类生活服务。与赵先生一家结对的电力安装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党支部帮他们寻找过渡房源、打包整理,解除其后顾之忧。
推动旧住房改造,要将民主原则贯穿其中。针对居民提出的改造后增加小区停车位、增设适老化设施等需求和建议,徐汇区房管局和田林街道共同牵头,多轮次对设计的具体方案来优化调整。改造项目建筑师刘小娣手头,打印出的设计稿堆成了一摞:安置房型初步定下16种方案,通过调整房型的进深和面宽,再衍生设计出不同的回搬房型方案,根据居民意见不断做增量、完善配套。
田林路65弄旧改还是徐汇首个全过程电子化签约的旧改项目。依托信息化平台,1044证的房型图、旧住房更新(拆除重建)协议、改造确认单等资料悉数录入系统。
全程电子化签约不但可以实时展示签约进度,还确保政策惠及“零差错”,每一个信息、每一个记录、每一个点击都留下了可查究的轨迹。
田林一二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俊峭和记者说,根据规划,项目会拆除原有的十二幢旧房屋,新建六幢8层和两幢11层带电梯住宅,居民按“拆一还一”的原则回搬,不但每户都比原先多了独用厨卫和阳台,小区里还增建了地下车库和配套用房。
项目生效当日,田林路65弄的居民们纷纷聚拢在弄堂中庆贺,一位居民阿婆还敲起了锣鼓。谈起旧改搬迁,这位阿婆笑得合不拢嘴:“早都准备好了,今天大家开心,一定要热闹热闹!”
如今的田林路65弄,旧改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施工区内张贴的项目改造效果图上,一幢幢明亮宽敞的住宅楼,不仅是即将拔地而起的新房、触手可及的幸福,也是人民城市建设的生动写照。
生活在上海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的居民没想到,昔日扎堆简陋的“两万户”,有一天可成为上海的新晋网红打卡点、公共服务汇聚地、潮流生活风向标。
走进长白新村街道228街坊的工人新村展示馆,历史的一幕幕在眼前交织。“两万户”,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未解决工人住房困难而建造的工人新村,承载着一代人的奋斗和记忆。历史浪潮下,“两万户”随着上海产业经济的升级变迁而起起落落。如今蝶变归来,228街坊成为从历史中走来的“人民城市样板间”,红顶粉墙下的一块块砖瓦,蕴藏历史、展示现在、预见未来。
“杨浦新天地”——在228街坊工人新村展示馆门口,一位参观者在留言板上写下这样的感慨。
杨浦是我国近代工业的重要起源地,曾经机器轰鸣,聚集着为数众多的钢铁、纺织、化工企业。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崛起了大片工人新村住宅。随着上海产业体系调整,杨浦区大量工厂走入历史。与之相伴的,产业转移后,一条条陈旧的街道与上海日新月异的发展形成了巨大反差,成了城市中“被遗忘的角落”。
不便与困窘日益凸显,“白蚁、老鼠经常‘聚会’,饭都吃不下。”市民居春英说。2016年,228街坊被列为上海市城市更新项目,300多户居民有望彻底告别共用厨房、卫生间的日子。
仅用106天,通过三个100%征收成功,上海成片的“两万户”画上句号。经过几次规划调整,228街坊中“两万户”标志性的红顶粉墙的历史风貌与空间特色被充分保留,中间是一个约3000平方米的大草坪,崭新建筑里布局了公共服务、社区商业、人才公寓、健身娱乐等“五宜”功能,能够服务周边10万人群。
2023年初,项目初步竣工后,长白新村街道向周边社区居民发放了1300份调查问卷,听取居民建议,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基础上,社区食堂、净菜超市、平价健身、公共绿地都成了居民选答的高频词。
最终,在各方努力下,居民的关切得以落地变为现实。228街坊在保留城市肌理、留住“乡愁”的同时,为周边居民引入普惠民生功能,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补足历史短板,实现了“重现风貌、重塑功能、重赋价值”的目标。
长白新村街道路二居民区(原228街坊所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李芳介绍,作为上海首批城市更新示范项目,228街坊以功能置换、保留保护的有机更新模式,向“人民城市样板间”出发。
如今走进228街坊,能够感受到这个网红打卡点和其他商业综合体的显著不同:
年轻人一边City Walk,一边手持各种设备拍摄Vlog。在这里可以打卡小红书上热度颇高的麦乳精澳白咖啡,也能品尝到各种网红美食;到了夜里,西餐厅、酒吧、日料店里顾客很多,人才公寓的白领们聚在一起放松身心。
而白天,在中央绿地周围,前来休憩放松的居民络绎不绝,老人三五结伴,孩子们撒欢奔跑。旁边的睦邻小厨熊猫饭堂,每天提供100个菜品供市民选择,80%菜品价格在6元至15元之间。熊猫饭堂相关负责人张伟说,虽然价格不高,但社区的食堂在保持品质的前提下还能微利,未来更可持续。
“外面看着很热闹,里面的机制更重要。”长白新村街道办事处负责人说,228街坊的经验在于,让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治理运营,走出一条“商业+公益”的新路子。
因为开放时间限制,一些社区健身房在工作日基本没人光顾。而228街坊的社区运动健身中心开放到晚上10点,月卡价格99元。白天,银发族在跑步机上健走;晚上,白领们在这里集体“卷身材”。
把有限的政府资金用在刀刃上,选择有生命力的业态和高标准的经营主体,结合公益服务内容,形成良性互动。“建设一个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长白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孙辉说。
轧马路是不少人认识上海、了解上海的最佳方式。初冬时节,银杏金黄。步入申城黄浦区五里桥街道五里桥路,这条不足500米的路上有一道独特的街头风景——七彩电梯。幸福红、温馨咖、活力黄、平安绿、和美银……近年来,这些老小区加装上不一样的颜色的电梯,也加载了社区居民的新生活。
如今,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早已不是“新鲜事”,但要办成这件民生实事殊为不易。
“刚开始要做通居民工作,就一个字:难!”桥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钱姝磊回忆道,加梯涉及各方利益,曾有低楼层的住户直言“给我300万元,我才同意开工”。居委会和业委会拉着大伙儿恳谈,楼上住户拎着水果上门,大家敞开心扉聊到深夜,念及多年邻里情,最初不同意的住户表态“虽然对我家影响大,但是想到楼上阿婆下楼那么难,我还是同意安装”。
吴兴元是所在楼组的加梯牵头人,在他看来帮邻居就是帮自己。老吴说:“我跑了整整两年时间,为了找在浦东居住的业主,来回跑了十多次,一次又一次的沟通,终于征得楼组全部28户业主同意。”
安装电梯的过程,更是“关关难过关关过”。辖区内的局门路小区,有一批房龄接近40年的住宅,随着脚手架慢慢搭起,二楼中间的两户居民家里唯一的采光通道被遮挡,居民有了意见。
现场协调会发挥了关键作用,居民代表、电梯公司、物业代表和法律顾问一同到场、反复讨论,形成新的方案:将三楼以下部分改装成半玻璃幕墙的电梯井,减少对采光的影响。透明色的电梯井简洁通透,还与老建筑相互映衬。
在怡绿小区,最先安装的3台电梯都采用全玻璃幕墙结构,后续安装电梯的楼栋,居民也想采用相同的方案,可是政策变化不再允许使用玻璃幕墙电梯。
“大家又聚在一起想办法,有关部门也考虑到外观统一和沿街建筑的美观性,给我们特批了由铝板和玻璃相结合的小玻璃幕墙电梯。”居民姚锡祥说。
看到居民们反响热烈,钱姝磊萌生一个念头:何不让七彩电梯点亮五里桥路呢?
这个想法获得了居民们积极做出响应,七彩电梯项目开始慢慢地推进。六年多来,七彩电梯项目给居民的生活带来新色彩。每次开工,都有周边社区居民路过感慨——哇,又开工了,这回啥颜色?他们就跟人家打哑谜——你猜!
七彩电梯的项目不仅成为一次探索,而且融合了所在街道基层治理的法宝“三会”制度,形成了居民区推进成片式加梯的样本。首先在听证会上,物业和加装电梯公司做好方案解读,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其次在协调会上,多个加梯案例一一展示,请居民自主选择具体的方案及颜色。电梯交付使用后,最后还有评议会,业主反馈使用感受,业委会、物业和电梯公司等进一步明确后续维护责任,确保没有后顾之忧。
居民马刘妹说:“阿拉小区加梯工作很省心,不仅老人出门方便了,业主间也没有扯皮的烦心事,各方都很满意很安心。”
目前,桥一居民区已有38台电梯交付使用,另有2台正在施工中。曾经被判定没有加梯条件的16个楼栋,1台电梯已经交付使用、另1台正在施工,其余楼栋也在排除困难探索加梯方案,大家盼望着可以让更多的老人下楼“接接地气”。
一台台电梯装入了老旧小区,装进了社区居民的心坎里。
“有事多商量、好商量,电梯装不装、怎么装,都要居民一起协商决策。”钱姝磊说,加装电梯是一项民生实事工程,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具体而微”的生动实践。
有了七彩电梯,五里桥路不再是街坊邻里心中陈旧的背街小巷,反而成了身边的美丽街区。春天看落樱缤纷,秋季赏银杏灿烂,色彩缤纷的电梯一年四季都在这里,投射出幸福生活的模样。
五里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张辉表示,将创新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层次地融合的体制机制,深化发展好新时代基层治理“三会”制度,在为民服务解难题上下功夫,建设和谐美好的高品质社区。
在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绿八居民区的乐颐生境花园,沿着鹅卵石步道深入,清风徐徐、花草摇曳,不经意间几只鸟儿突然从灌木丛中振翅飞出,布满石头的旱溪旁,酢浆草等花草引来蝶飞蜂舞。深夜时分,小刺猬、小松鼠等悄悄踏足的身影也被红外相机捕捉下来。
很难想象在上海中心城区居民聚居的小区院墙里,还有这样一幅野趣光景。“这里原本是小区环境死角,通过科学设计,不仅形成了两处相对完善的微生态循环系统,还成功吸引到黑藻、饰纹姬蛙、斐豹蛱蝶、小白鹭、刺猬,乃至貉等本土动植物种群落户栖息。”绿八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观锡说。
这份自然野趣的背后,是一座城区小镇精心雕琢的结果。记者走进长宁区新泾镇,水脉细密、河道密布,让现代化的城区一下子就透露出江南水乡的气韵。河道经过的居民区里,许多无人问津的“闲置空间”甚至是“荒废角落”正在变成本土动植物游弋嬉戏、自由生长的“绿野仙踪”——生境花园。
乍听“生境花园”,难免联想到高低错落的花境、次第排布的植被,但现实中的生境花园与想象中却大为不同,甚至可以说有点“野”、有些“杂”。
位于淞二居民区的常馨生境花园,由一座废弃了的小区水泵房改造而来。低处,各种不起眼、难以叫出全名的本土植物肆意生长;高处,橘子树、石榴树、枇杷树、梨树……枝叶沙沙作响,听居民们说果实等不及落地就被各种鸟类、小松鼠等“消灭得一干二净”。
“这草长得歪七扭八的不好看,拔了吧”“外面景观带里种的花多好看,咱多种种这些”,习惯了修剪整齐、种植规整的“花园模板”的居民们,一开始也不能理解,总想着要把杂草除干净、把好看的花种起来才叫花园。
“这几年,各种科普活动、专家课堂在小花园里开起来,我们作为居民也逐渐理解了‘生境’的涵义。看起来又‘野’又‘杂’的花园,恰恰是最适合城市野生动物寻找食物和水源、寻求庇护的好地方。”淞二居民区居民周其云说。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只种本地植物、杜绝外来入侵物种、丰富植物群落、减少农药化肥使用……生态理念的种子在居民们的心中种下,曾经难觅踪迹的小生灵们也开始展露身影——
去年,一只白顶溪鸲飞来常馨生境花园做客,根据上海野鸟会发布的《上海鸟类名录2022》,上海此前从未有过这一物种的记录,罕见小鸟“首秀”上海就选中了生境花园。
今年,又有狗獾一家子在生境花园里定居,多数情况下,狗獾隐居在竹林山丘以及农民家的宅基地后院,这次“进城”实属罕见。
“小动物们触角最是灵敏,飞来的翅膀、停留的脚步,都在说明不断改善的城市生态正在达到它们的‘严选’标准。”淞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钟爱锋说。
生境花园在城市里形成一个个可循环的微生态。有趣的是,一座生境花园的落地,也能让社区里人与人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循环。
走进位于新泾港水岸边的中泾生境花园,作为一座“与蝴蝶共生”概念的花园,蝴蝶元素比比皆是,但细细逛下来最令人动容的却是“人”。
由二十四节气诗句装饰的步道,这个创意就是社区居民任汉鑫提出的;散落在草丛中的汀步石,它们是附近上海市西郊学校的学生们现场制作的;社区共建单位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认领了“一米花园”,种出的棉花一年比一年多,做成棉花抱枕送给社区里的高龄老人……
从建设前的意见征询、到建设中的全情参与、再到落成后的日常维护,中泾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金志岚指着花园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仿佛有说不完的“人人建议、人人参与”的社区故事。
逛着逛着,沿着生境花园的小路笔直往前,来到小区中间地带,一座刚刚落成的亭子赫然眼前,两张八仙桌、几只长条凳,居民们坐下来就能商量事儿,抬头一看,亭子的名字就叫“花泾合议亭”。
“虽然亭子不在生境花园里,但建设维护花园时,大家形成的‘凡事一起商量’的协作精神,早就随着花园的诞生,扎根在大家心里。”中泾居民区居民金永明说。